English

河南省实验中学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1998-04-25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刘先琴)高考在即,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一班的学生杨乐土依然没有间断自己在校足球队的每场训练和比赛。这位刚刚在全国英语大赛中获特等奖的高三班长,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这学期除了在双休日加了半天补习课以外,学校没有给我们增加任何额外学习时间。

在教学中不搞加班加点,向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大办学特色。

该校校长李建民说,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不能靠年年重复教材的“教书匠”,而是要求教师成为知识不断更新、方法不断改进的教育家。为此,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必须掌握两个工具,即现代教育技术和普通话。学校专门举办了电脑学习班,定期培训,定时考试,成绩与职称待遇挂钩。同时,积极与校外教学科研和其他学术单位联系,请一流学者到校内讲学,使教师们长见识,开眼界。该校还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在职硕士生、博士生,录取后在学习时间、学费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全校已有45岁以下的高级教师12名,是全省中青年高级教师拥有人数最多的学校。

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实验中学是全省最早实现“四机一幕”进课堂的中学,在全省最早进入电化教学一类示范达标学校。学校有设备一流的语言室、听音室、计算机室、电教室,有一栋设有理化生实验室的科技大楼。去年年底,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安装了一个多媒体教室,装备了多媒体报告厅,并且给各科室、各教研组配备电脑,建立了网络教学系统。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氛围新颖活泼,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校经常举行各科教学课堂观摩会、研讨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大奖赛,规定奖励制度,最高奖达5万元。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还包括被教职工大会一致通过的全员聘任制用人机制,即在职称评定上根据实际教学成果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有了用武之地。

种种措施使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日趋精湛。全国教育系统劳模、语文教师袁渝生总结的“系统归纳法”,不仅加强了课堂容量和学生印象,甚至作业也能当堂完成;数学教师葛桂英采取的“预习法”,改变教师先入为主、盲目讲课的弊病,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和难点,从而产生课堂重点,加快了教学进度;英语教师张瑞安采取将语法、单词融入课文的趣味记忆法,使许多学生当课就能记熟和掌握几十个短句……该校教务处已将这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归纳整理为“课堂教学质量控制”,在全校教师中推广应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